心理咨询者的人际关系
来源:科大专科
时间:2018-08-25 15:47:58
咨询热线:0351-699999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咨询者在每一次咨询过程之中都会同别人发生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就是在这种特殊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广义的人际关系心理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咨询者与求助者在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狭义的人际关系心理突出地反映了求助性的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所以说,咨询者在处理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时,要注意求助者心理的变化与发展——这都取决于双方社会性满足的程度。分开来说,人际关系心理表现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之中,情感是最重要的成分。因而,咨询者和求助者彼此之间满足或不满足,好感或恶感就成了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
总之,咨询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心理是他们之间进行交往的基础。它对咨询过程乃至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际心理关系如何,不仅需要考虑求助个人的个性,还要考虑求助团体的气氛、活动效率等非量化的因素。
咨询者要了解求助者的社会行为,必须了解求助者怎样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弗里茨·海德常识说的研究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个体的能力小于环境力量,行为就不可能发生。但是,光有行为的能力也是不能达到结果的,这时还要有行为的愿望,也即行为的动机,所以没有动机行为也不会发生。
具体到求助者的行为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求助者的内因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情绪、态度、信念等等;求助者的外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在东方主要是家人的期望、单位的奖励、惩罚、上级领导的指示、命令,野外作业人员的天气状况、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针对偏重于分析求助者的主观因素的理论,戴维斯在其后提出对应推论:提示了咨询者根据对求助者行为的认知来推论求助者固有的心理过程,即首先对应地判断自己观察到的行为是否有潜在的意图,是否是在潜意志下采取的行动,与求助者可选择的其他行为相比有多大程度的不同,还有就是产生了具有多大程度的社会性期待的结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咨询者归纳出求助者的心理属性和分析出最后的行动要素。
咨询者—求助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四个阶段。
斯蒂芬博格认为咨询者—求助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关系,从双方开始接触到关系进一步发展。
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认识期、确认期、开拓期、解决期。尽管她对这4个阶段分别进行阐述,但每个阶段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同一时间内各阶段可能重叠出现。
(1)认识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求助者认识咨询者在参与他的健康照顾中的角色和能力,对咨询者产生信任感,并在咨询者帮助下识别和判断他所需要的帮助。
(2)确认期咨询者帮助求助者表达他所经历的任何生理或心理感觉,咨询者—求助者双方澄清彼此对问题的意见和看法,确认疾病的目前状态及可能的预期结果。
(3)开拓期是主要的工作阶段,求助者可从已建立的咨询者—求助者关系中获得充分的利益,以促进自身健康并发展维护健康的能力。
(4)解决期是求助者的健康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并在专业人员帮助下调动自身的潜能,发展独立应付外界环境的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咨询者控制着咨询者—求助者相互作用的目的和过程,而求助者控制着相互作用的具体内容。
文章来自: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 网址:http://www.kdsmk.com
- 上一篇:身边的小事为什么让我们耿耿于怀
- 下一篇:人要懂得分享才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