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春假期后你总是睡不着、早上犯困
新春假期本应是放松身心、享受团聚的美好时光,可假期结束后,不少人却陷入了睡不着、早上犯困的困扰。这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还让人倍感疲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作息紊乱:生物钟被打乱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会娱乐,人们的生活作息变得不规律。熬夜守岁、通宵打牌、追剧,早上又睡到自然醒,这种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
人体的生物钟就像一个精密的时钟,它会根据我们日常的作息习惯,调节身体各项机能的节律,包括睡眠 - 觉醒周期。当我们长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生物钟会在特定的时间释放褪黑素,这是一种诱导睡眠的激素,让我们感到困倦,从而进入睡眠状态。同时,在早晨,生物钟又会促使身体分泌皮质醇等激素,帮助我们清醒和保持活力。
然而,新春假期的不规律作息打破了这种平衡。例如,你平常晚上 11 点左右睡觉,早上 7 点起床,假期里却连续几天凌晨 2、3 点才睡,上午 10 点甚至更晚才起床。当假期结束,要重新回到正常作息时,生物钟却还停留在假期模式,晚上褪黑素分泌延迟,导致难以入睡;早上皮质醇分泌不足,让人提不起精神,犯困嗜睡。
二、饮食无节制:肠胃负担加重
过年期间,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人们往往管不住嘴,暴饮暴食。大鱼大肉、油炸食品、高糖饮料等摄入过多,肠胃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
肠胃在消化食物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血液供应。当我们摄入过多食物,尤其是难以消化的油腻食物后,肠胃需要更长时间来进行消化工作,这会导致肠胃在夜间仍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影响睡眠质量。而且,消化不良还可能引发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进一步干扰睡眠。
另外,饮食中过多的糖分和咖啡因摄入,也会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晚上喝了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者吃了大量甜食,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难以入睡。即使勉强入睡,也可能会在夜间频繁醒来,睡眠变得浅而不踏实。
三、心理压力与焦虑:从放松到紧张的转变
假期里,人们暂时放下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尽情享受悠闲时光。但假期结束后,工作任务、学习压力又扑面而来,这种从放松到紧张的心理落差,容易引发焦虑情绪,影响睡眠。
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会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其中血清素和 γ- 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与睡眠密切相关。当我们处于焦虑状态时,血清素分泌减少,γ- 氨基丁酸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大脑兴奋,难以进入放松的睡眠状态。
比如,一些上班族在假期结束后,担心自己无法迅速适应工作节奏,完成堆积如山的任务,这种心理压力会让他们在晚上辗转反侧,思考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难以入睡。早上起床后,又因为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感到困倦和疲惫,影响工作效率。
四、环境改变:难以适应新节奏
假期期间,很多人会改变生活环境,比如回老家过年、外出旅游等。新的环境可能存在噪音、光线、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影响睡眠质量。
噪音是干扰睡眠的常见因素之一。如果假期居住的地方周围环境嘈杂,如附近有施工场地、娱乐场所等,噪音会刺激我们的听觉神经,使大脑处于警觉状态,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容易被噪音惊醒,导致睡眠中断。
光线对睡眠也有重要影响。人体的生物钟会根据光线的变化来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如果假期居住的房间光线过亮,尤其是在夜间,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另外,温度不适宜也会影响睡眠,过热或过冷都可能让人感到不舒服,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当假期结束,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时,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来重新适应。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导致睡不着、早上犯困。
新春假期后睡不着、早上犯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逐渐恢复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缓解心理压力、适应环境变化等,让自己尽快恢复良好的睡眠和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中。
- 上一篇:半夜总是惊醒失眠,代表身体有哪些不适?4点诱因劝您了解
- 下一篇:返回列表

